疆《谷梁传·隐公七年》范宁注、陆德明释文“疆本又作壃亦作强”
疆:《谷梁传·隐公七年》范宁注、陆德明释文:“疆,本又作壃,亦作强。”
“无不霸王”、“无不破亡”:王念孙《读书杂志》:两“不”字皆后人所加。于大成《氾论校释》:《鹖冠子·武灵王》:“今世之言兵也,皆强大者必胜,弱小者必灭,是则小国之君无霸王者,而万乘之主无破亡也。”王说是也。
“夬”:《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夫”。当正。 论:辨别。
诸侯国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施行道德的缘故;大夫之家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道德堵塞的缘故。尧没有百户人家的范围,舜没有立锥之地,而却能拥有整个天下;禹没有十人之众,汤没有七里的区域,而却能成为诸侯之王。文王处在岐周之地,土地不过百里,而能被立为天子,因为施行的是仁义之道;夏桀、商纣王强盛的时候,人迹所到达的地方,舟车所能通行之处,没有不建成郡县的,虽然如此,但是自己却死在别人手中,而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因为事先就有了灭亡的征兆。因此圣人看到变化而能观察它的迹象。德性有兴盛、衰落的时候,而从民风中首先会反映出来。因此能够得到为王正道的,即使处于极小范围之内,也一定能强大;有了灭亡的征兆,即使一时成功,将终究要失败。夏朝将要灭亡的时候,太史令终古首先逃到了商,三年夏桀便正式灭亡;殷朝将要失败的时候,太史令向艺首先归向文王,一年后商纣王就灭亡了。因此圣人见到存亡的迹象,成败互相交替的时候,不一定始于在鸣条汤伐桀,甲子之日武王伐纣。现在说强大的必定胜利,那么就想到度量土地,计算人口;说到富贵的必定有利益,那么就想到计量谷子,称量金子。如果像这样想,那么千乘的国君没有能够称王称霸的,而万乘之君没有破国亡家的。存亡的迹象,如果像这样容易知道,那么愚蠢的男女,也都能够辩说清楚了。
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墨有功。故国之亡也,虽大不足恃;道之行也,虽小不可轻。由此观之,有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诗》云:“乃眷西顾,此惟与宅。”言去殷而迁于周也。
赵襄子:战国赵君,名无恤,在位五十一年。 智伯:智瑶。 三晋:指智伯兼有范、中行氏土地。高诱注谓“智氏兼有韩魏”,恐误。 “田单”句:高诱注:“燕伐齐而灭之,得七十城,唯即墨未下,田单以市吏率即墨市民以击燕师,破之,故曰‘有功’也。”按:田单,齐将。以火牛阵破燕将乐毅师,收复十馀城。被齐襄王任为相国。 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二句见于《吕览·行论》。
“有”:《道藏》本作“存”。刘绩《补注》本、《文子·上仁篇》同。
“《诗》云”句:引文见《诗·大雅·皇矣》。高诱注:“纣治朝歌,在东。文王国于岐周,在西。天乃眷然顾西土,此唯居周,言我宅也。”按:眷,眷恋。宅,安居。
- 夏六月乙酉日郑国的公子归生杀了他的国君夷赤狄侵犯齐国秋宣公前[图]
- 国都之外称为郊郊外之地称为牧牧外之地称为野野外之地称为林林外[图]
- 有一次魏武侯来到西河看到地势险要奇伟感慨不已不禁回首对吴起道[图]
- 轵(zhǐ)道经过轵县的道路轵县治今河南济源东南大司马官名协[图]
- 王子狐周平王之子 公子忽郑庄公太子后即位为郑昭公 畀(bì[图]
- 三才指天、地、人纲纲维;法度三纲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图]
- 李阳冰(nínɡ)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著[图]
- 破体改变旧的文体也可以说指书法改变前人之体丹墀宫廷中的红色台[图]
- ?军器所掌管兵器制造及工匠和诸色物料管理的机构然军器所乃南宋[图]
-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吴楚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