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说“夏代的礼法仪制我能讲述但是杞人所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
夫子说:“夏代的礼法仪制,我能讲述,但是杞人所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证实。殷商的礼仪法度,我也是清楚的,只是宋人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不多,提供不出充分的依据证明。这都是史料散佚不足所造成的。如果典籍资料记载充足,那么我是能够考证核实的。”
朱子曰:“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
历史永远保持庄严的沉默
学问,在于严谨的考证,必须建立在翔实的史料之上。
礼仪流传主要依附于民俗,典籍的记载是简约的,只是载其概要,因而只能求证于民间。民俗,是典籍所不能记载的历史的活化石。又由于流传的演绎与变故,致使很多内容被人为改变,给人以面目皆非的感觉,历史往往就这样被岁月的尘埃掩埋,无从考证,无由辩白,只有深刻的悬念,留待以后昭示于世间。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夫子说:“,这是王者的大祭呵。现今之世,鲁国上下,礼仪懈怠,失之诚敬,自第一次献郁鬯之酒灌地开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谢氏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虚假的盛典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天地祖宗的盛典大礼。古代国家举行祭,国君代表全民祭祀,仪式非常隆重。“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然而,鲁国道德沦丧,无诚不敬,懈怠政废,就连祭之礼也是名不副实,流于形式,刚端上第一爵敬献神的酒以后,主祭者就已经心不在焉,想赶快结束了,随后的仪式也就只是虚于应付,潦草而轻慢。升降俯仰之节,举止多不中矩而容色不够庄敬,使民无所瞻仰,见者荒怠。只有形式没有诚心,全然失去了致祭的庄严与虔敬。
凡事唯当以诚,无务虚名。形式的文饰,心须要有内心的诚敬为支撑。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如果内心没有诚敬,即使做千百次的祷告,也无法抵达。
祭,以诚敬为本。示之诚敬,求得天地人和。无诚、不敬,不祭犹可,勉强而为,实则无益。虚与委蛇,必致天怒人怨,神鬼共愤而不佑。大道必将因之失和,事功必将分崩离析。
虚假的作秀,昭示的是信仰的堕落,也无疑是对神明的亵渎。
- 急救员证书怎么考取[图]
- 医学编辑面试技巧,看完一定学得会![图]
- 写完简历,还需再做这6件事![图]
- 找工作时,该如何包装自己?[图]
- 2023校园招聘笔试内容详解[图]
- 送外卖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入职[图]
- 企业招聘面试员工的技巧[图]
- 产后养身的贴心叮咛[图]
- 四大压力让春节成烦恼日[图]
- 常做斗鸡眼可预防近视?[图]